ifeng_share_thumbnail
在大湾区建设中提升番禺“显示度” ——凤凰网房产河源
日前,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召开。本次会议中,番禺区提出的2019年经济发展七大重点工作之首是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提升番禺的“显示度”,全面深化与港澳对接合作 -来自凤凰新闻客户端
https://heyuan.ihouse.ifeng.com/chanye/2019_01_24/51853016_0.shtml

在大湾区建设中提升番禺“显示度”

南方日报
2019-01-24 11:47

日前,中共广州市番禺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召开。本次会议中,番禺区提出的2019年经济发展七大重点工作之首是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提升番禺的“显示度”,全面深化与港澳对接合作。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番禺区委提出,要全力推动广州南站地区新一轮开发建设,全面提升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创新动力源作用。为何会选择广州南站地区和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作为番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两张“王牌”?聚焦粤港澳交通枢纽和创新动力源,番禺都做了哪些工作?将来又会有哪些新动作呢?

广州南站地区

时机已成熟即将迎来新一轮大开发

规划定位从最初的珠三角客运中心,到华南地区综合客运交通枢纽、华南商贸中心、泛珠CBD,再到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近年来虽然广州南站地位不断攀升,但由于种种原因,广州南站地区开发建设力度一直不尽如人意。

如今,经过多年的蛰伏,广州南站地区终于迎来了开发建设的良机。从人气上来说,根据铁路部门预测,2019年春运广州南站地区旅客总到发量将达到2043.09万人次,日均到发量为51.08万人次,同比2018年增长19%。无论是经停车次数量还是旅客到发量,广州南站都已经成为了中国第一高铁站。通过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香港至广州将仅需48分钟,从广州南站转乘高铁去往上海只需7小时、至北京最快不超过8小时,广州南站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枢纽地位凸显,一条因高铁而形成的“黄金走廊”也全面连通。

就规划而言,去年下半年,持续了三年的广州南站周边地区规划第三次修编最终落定,《广州南站周边地区规划修编》正式获得通过。根据该规划,广州南站周边地区包含七大组团,未来南站核心区将有5条地铁线路通过,将重点发展包括智能康体、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健康、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空间上相应布局多个组团承载产业发展。

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广州南站近日也是好消息不断,迎来了新一波建设高峰:今年“两会”期间,广州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回复人大代表提问时透露,今年9月底,芳村大道南即将建成开通。这条全长9公里,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项目总投资估算为11.87亿元的道路,将成为连接南沙、广州南站和至广州中心城区的快速通道。

类似芳村大道南这样与广州南站密切相关的大型工程还有很多。串联了广州南站商务区、万博商务区、黄埔临港商务区、南沙新区等粤港澳大湾区等重要城市组团的南大干线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广州“两会”上,广州市中心区交通项目办通报称,南大干线2019年年底新化快速至莲花大道9.3公里中的大部分主线工程能通车,2022年全线通车。

同样是在今年广州“两会”上,省人大代表、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潘双明透露,广州将投85亿元,在东晓南修建一条快速通道直达广州南站,这一工程可能今年会动工,有望2年半内完工。

市场正在用实际行动为广州南站地区加速发展投出赞成票。去年8月,番禺区政府在香港举办了广州南站商务区主题招商推介会,推介番禺的交通枢纽优势和优质的营商环境,受到了众多港企的热烈追捧,共有16个优质投资项目签约。

“以前从香港尖沙咀坐船到南沙至少需要2小时,高铁开通之后,35分钟就能从南沙庆盛到达香港西九龙站。”霍英东研究院物联网研发总监高民带领的初创团队已经进阶为广州码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他告诉记者,伴随着广深港高铁的贯通,团队提供基于微信的室内定位一体化解决方案,最终选择了在广州南站周边落地。

如何发挥广州南站的作用也成为了近期广州“两会”的关注热点。“广州应发挥穗港直通高铁、穗澳城际铁路效能,充分体现广州南站在联系港澳地区和粤港澳大湾区上的中心枢纽作用,在港澳合作上做文章,将穗港澳紧密合作作为核心理念。”广州市政协常委、香港籍委员徐美云说,应把广州南站作为广州国际化升级的“新十三行”来打造,让高铁成为广州扬帆出海的新巨轮。

澳门籍广州市政协委员李彩红则建议,可以选址广州南站综合园区建设港澳青年双创服务的商务、政务综合体。利用区域中心优势,将三地文化、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要素结合,创造穗港澳“铁三角”营商环境,深化区域合作。

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

借力大湾区动力源成番禺创新发展关键点

“在番禺,读牛津!”今年年初,位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的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规划正式对外公布,这一颜值爆表的校区引发了广泛关注。按计划,该校区分两个阶段建设,其中第一阶段建设将于2019年9月前交付使用。作为国内首个“中方为主,国际协同”的大学国际校区,华理国际校区目前已与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大批世界一流院校签署合作协议或达成合作意向。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国际校区的投入使用意味着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这一核心创新平台再添一员创新猛将。数据显示,在广州大学城地区聚集了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12所高校、近20万名青年人才、1400多名教授和院士,这里分布着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77个,还有计算能力全球领先的广州超算中心“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

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中,番禺区内的广州大学城—国际创新城被纳入总体规划的十大核心创新平台。这里不仅是华南地区高级人才培养、科研人才交流的中心,更是中国南部的知识港和智力中心,它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良好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资源,以及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

如何发挥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创新动力源作用?这一问题在今年的广州“两会”上同样引发了热议。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大学城健康产业科技园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金维刚建议,广州地方与各高校建立联席会议机制,更好为大学城科研成果转化提供服务,重奖大学创新人才和科研成果,对大学与广州企业共建的研发中心进行补贴。还应该在大学城培育更多孵化器。“大学天生是创新的地方。”金维刚表示,斯坦福大学孕育了美国硅谷,可以说,没有斯坦福,恐怕就不会有今天的硅谷,这也说明了大学在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希望大学城也可以孕育自己的“硅谷”。

发挥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创新动力源作用,也成为了番禺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必然选择。为了巩固番禺的人才优势,加快集聚现代产业人才,2016年底,番禺重磅发布了“1+4”人才政策,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1.2亿元用于重点领域产业领军人才资助,加上产业、科技等政策共同发力,全区每年用于人才创新创业资金近10亿元。为更好发挥和挖掘大学城科创和人才资源,在2018年底举行的2018年小谷围国际产业人才大会上,番禺还与华工、暨大、广工、广大、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等高校,签订了全面战略合作、共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基地、共建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中心等10个校地合作项目框架协议。

发挥并放大自己独特的优势,番禺区对高新科技企业,对优质大项目的吸引力与日俱增,近年来一大批高端产业项目纷纷落地番禺。以思科(广州)智慧城为例,该项目位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启动区的核心区,毗邻广州大学城,项目于2017年4月动工建设,旨在利用云计算、大数据、智能制造等技术创新,搭建万物互联云平台,打造以思科为核心的创新集聚区。

作为东道主,番禺如何进一步打好广州大学城—广州国际科技创新城创新动力源这张王牌,这里能否孕育出中国版的“硅谷”,这对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而言,都十分值得期待。


[责任编辑:张延]

项目推荐

相关推荐

金科天玺


查看详情